当前位置: 切割设备 >> 切割设备前景 >> 一入机械坑似海,从此逍遥是路人
1.一根筋地填报志愿:
在年高考之后的那个夏天,当我得知自己的分数时,单纯地以为一切尘埃落定。殊不知志愿填报占据了高考流程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好比起落架之于飞机,一旦出错,机毁人亡。哪怕你飞行再华丽,降落出错终成悲。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其实一点也不假。行业选得好,未来在职场上出任总经理、担任CEO、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也不是不可能;行业选不好,那可能会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窘况。而且,对于女生而言,更要慎重避开那些对女生特别不友好的行业,不然会比嫁错郎还要难过。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每位考生都应该秉持一个基本原则:依据分数,匹配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和院校。这样才算对得起十二年辛苦求学的自己,才算真正完成了高考大业。这番透彻也是靠社会的毒打换来的。如果当初能遇高人指点,开拓眼界,合理分析,慎重选择专业和学校,我想现在的我会过上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吧。
而当初的我,仅凭新华书店一本专业介绍的书就选了机械类专业,完全没做其他调研。那时的想法很单纯,就是高中物理成绩不太好,想在大学里选择一个相关专业,继续跟物理杠下去,以证明自己行。至于就业前景、薪资水平、发展空间等因素完全没概念。
现在想明白了:在一个“钱途”渺茫、遭人诟病的专业,就算证明自己行了又如何呢?还不如当初选择计算机等热门专业的同班同学,同样是毕业三年,人家已存款近50个W。而自己则一入机械苦似海,从此逍遥是路人,整日在温饱线的边缘挣扎。
每当回顾志愿填报的往事,我都忿忿不平。倒不全是因为选了机械,而是不懂志愿填报的重要性,没想过怎么选,更不知道什么最适合自己,就只凭感觉。可是在眼界有限、阅历尚浅、思想混沌未开的高中生身上,凭感觉等于说屁话。
志愿填报是人生大题,眼界和阅历就是你做题时的思路和方法,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如果你能够了解一个专业的相关行业,相关行业的就业前景以及岗位的工作实况、收入水平、发展空间等信息,那这种前瞻性的视角一定能给你带来实质性帮助。有了这些知识的背书,我想你一定能清晰地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同时自己也会喜欢的专业和大学。
2.理工大的懵懂四年:-
在理工大就读的四年,时光短暂且充实。
大一时基本在上基础理论课。英语、高数、c语言基础、大学物理等,唯一和机械相关的专业就是《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了。什么三视图、投影理论、轴测视图、相贯线……看似简单,操作不易。
那个时候感觉最有意思的就是背着一米多长的丁字尺等一套画图工具,骑着自行车,风驰电掣地从宿舍奔袭至二号教学楼的绘图室。在教室的画板上,对着一张A2图纸开始瞎比划。感觉自己有模有样,离成为牛逼工程师不远啦!然而,当堂画完一张图那是不可能的,只能带回去继续画。
你要知道,如果一个机械生要画图,他断然不可能去教室自习的。一般会待在宿舍或者去图书馆占座。为什么呢?因为教室的桌子是狭长型的,桌面前面还有靠背阻挡,不适合铺开图纸。所以就另觅他处,苦逼画图。
学期最后还要交个课程设计大作业,用A1图纸完成一级减速器的测绘。现在想想那段日子,还觉得头皮发麻。好多人挑灯夜战,赤膊上陈在宿舍画图。那时最流行的段子就是: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画工图。其繁忙程度可见一斑。
当过了大一的freshman,就到了大二、大三,开始当学长了。可学长的日子也不好过啊!课程一下子多了起来,也难了起来。机械原理、线性代数、概率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pro/E建模、机械设计、金属工艺学、机械工程材料、热工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电工电子学、微机原理等等。
时隔数载,却依然记忆犹新,可见这些课程给我留下了多么难以磨灭的痛苦记忆(光是记住这些课程名,就占用不少脑细胞,此处值得一个赞吧)。那段时间不是上课就是上自习,课余时间很少。生怕挂科,自己又不聪明,还想拿奖学金。就要怼时间上去。我不是那种特别聪明的人,只能勤来补拙。
要说有趣的经历,就金工实习了。做个小台钳,磨个小锤子,再车个小酒杯。玩玩砂型铸造,来个热处理的淬火,用气锤锻造烧红的铁锭,用电焊焊接奇形怪状的铁疙瘩,用线切割切齿轮,还有电火花加工、3D打印等等。
说实话,有趣是有趣,但却难掩其落伍之处。看看人家电气专业的单片机上流水灯飞起,飞思卡尔智能车自动寻迹,计算机专业的游戏设计等,那才真叫高大上。看着他们玩的东西,瞬间感觉自己手里刚磨出的小锤子黯然失色了。
大四时就是去工厂实习了。焦作市内的重工业工厂参观实习没有给我带来什么新鲜感。洛阳一拖工业园区的参观学习也没什么特殊印象。我只记得重工厂里巨大的铁疙瘩、油渍和噪声。有一个工厂里的车间竟是连水泥地都没的土地面,走在车间里像是走在田地里一样,印象极为深刻。
本文首发于公号:行当(ID:HDJX)
那时候没有过多的想法,也没觉得机械这行业有什么不好。因为“机械万金油”观念根深蒂固,总感觉就业不成问题。直到大三时去看了几场学校里的招聘会,才明白现实的残酷。于是决定先不工作,考个研再说吧。
3海大的匆匆两年:-
怕毕业太穷,于是决定继续混迹于校园,来到SMU。读研的日子单一、充实。因为研究的方向还是跟机械动力学相关的,所以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精进。也没有想过什么其他的出路。研究生的两年过得很快,转眼就踏入社会了。
回顾整个研究生生活,有几点印象深刻:疯狂学软件、独立做研究、卖力做试验、不停看数据。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读研给我带来了什么。我想就是方法论和思维模式的养成吧。在读研期间我发了两篇核心期刊论文,也获得了数学建模二等奖。我想这些都是方法论和思维模式的实践所得吧。
意气风发、自信满满的自己仍然不知就业愁滋味,丝毫没有就业的危机感。直到我在研二开始找实习时才发现现实的残酷性。原来读了研,还是不能拜托我贫下中农的阶级属性啊。悲哀!
毕业季,由于实验室老师的盛情邀请,我没有去找其他工作。而是去了一家民企,做跟自己课题相关的机械设计工作,从此开启了我的职业打工生涯。
4.职场摸爬滚打的三年:-至今
从到的7月,毕业刚好满三年。这三年,我经历了两家企业,两个不同行业,获得了工程师职称。
(1)以设计制造为主的生产类企业
毕业后的前两年,在一家港口机械装备公司,做码头散货卸船设备的设计工作。说是设计,其实就是改图。这是最切身的体会。想做原创性的设计,我想那还不可能。至少在我当时所在的公司不可能。
日常工作就是按照总共的要求,参照以前项目的模型,按照当前项目的要求进行模型修改。而修改几乎是缩放,即原来的模型是用于大吨位设备的,现在的要做的是较小吨位设备,那就把部件的尺寸缩小一些。缩小多少呢?一方面是总工确认,另一方面是根据这个部件所配的外购件的规格,比如轴承内径的下一档。
模型改完之后,就是常规的出图了。三维转二维,然后在标注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焊接符号、技术要求等。出BOM、下发图纸、存档。日复一日,重复这常规业务流程。这是生产类企业的一大特色。而且厂子越大,专业越分化,个人的螺丝钉属性越明显,就难以把握大局观,即总体设计的思维和能力。
然而遗憾的是,港口机械终究是重工,逃不开重工机械的固有属性:活多钱少,又脏又累,四周还充满着机械伤人的威胁。虽说是在上海的厂子,但处于偏远的郊区,周围就是农村和农田。每天去上班从来不用挤地铁,一辆电动车足以让你在路上飞驰往来。
那时,收获最大是在码头待了半年,跟随项目进行安装调试和维护,积累了宝贵的现场经验,对产品有了更深的认识,也知道了其不足之处,想到了以后的优化方向。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渐将这些点融入到设计中,是我觉得最有成就感的地方。
半年现场,半年车间,一年画图,我想这些对我来说已是工资之外最好的财富。现场,教会了我对产品的了解和改进方向;车间,教会了我加工工艺和制造流程;画图,则赋予了我专业、规范表达想法的能力。两年之后,我选择离开。原因有两个:
一是那种繁忙压抑的状态不是我想要的工作状态,而且他还影响到了我的生活质量。工作大小休,还经常加班,没时间休假。休个婚假还遭到老板的冷嘲热讽,回来后还发现工资被扣了一半。收入一般,却身心俱疲,这是为哪般?一言以蔽之,我累了。
二是工作中的创新点较少,每天就是不停地画图、改图。什么计算?什么有限元分析?什么动力学、运动学模拟?老板不care,也没时间顾及。订单来了,货期仓促,要怼出活来才是王道。所以是个工具人,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复盘,更没有时间做创新和研发。总结来说,对个人成长不友好。
离开第一家公司,来到了第二家公司,进入到一个科研性质的部门。
(2)以调研和试验为主的研发类企业
这个企业是研究所下面的公司,主要负责国家重大专项的内容。政治站位很高,老板也很容易画大饼。这种国企性质的单位,活不多,事情少,单位内气氛和悦,大家也很友好。
不得不说,国企是个养尊处优的好去处。唯一不好的就是太舒服了,可能会出问题。说实在的,我不太喜欢这种工作,但是又很高兴这样的工作方式。因为有了足够多的时间去整理和复盘,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种边研究边工作的方式还是能学到不少知识的。国企有个特点,就是能承接国家级或部级科研任务,所应用的知识是前沿的,所花费的成本是昂贵的,一般的私营企业是无力承担这种科研的。就单单一项试错成本,恐怕都是一般民营企业无法承受之重。而科研项目中往往是困难重重,有很多难关要突破,许多新的尝试都要交昂贵的学费。而交了学费学到的东西也是深刻的。
这三年的摸爬滚打,让我对机械有了更深的认识。机械不光是结构设计和加工制造,而是一整套解决方案的设计,是对问题的完整回答。在这个答案中可能会用到包括但不限于数学、物理、力学、材料、电气、生物、计算机等学科知识。机械就是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情况下对各种知识的有机整合。我想这种有机整合就是机械工程师所具备的必要能力吧。
平心而论,这三年我已经很努力了。能够独立设计,也能做方案设计,而且获得了工程师职称。但是这一切终究无法支撑我过上一个好日子,究其原因,还是行业不行啊。现在热门的都是以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大数据、智能工厂为关键词的行业。而传统的机械加工制造真的无力争宠,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了。
结束语
自从高考志愿填报后,便与机械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自己选得对不对,只是顺着道走了下来。只是单纯地想:学了很久了,如果放弃了会不会太可惜?既然已经有了积累,那么在自己的专业内深耕,成功的概率会不会大一些?这样的想法一直支撑着自己走到现在。
如果有人问:学机械到底给你带来了什么?我想作为一个普通人,机械像其他专业一样,赋予我专业的技能和知识,使我可以安身立命,获得发展的机会,实现自身的价值。
如果没学机械,我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我不知道,或许好,或许不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怎样,机械没有错,选机械也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如果你觉得机械没发展前途,那我想你可能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罢了。
如果机械恰巧是你感兴趣的专业,那我祝贺你,能够学你所爱,可以借此蓬勃向上。如果你对机械毫无兴趣,那我也希望你去尝试其他行业。相信有了机械专业的沉淀你也能很快入门其他行业。
其实机械并不机械,她怀揣着悠久的历史底蕴,闪烁着灿烂的智慧光芒。而追随者常常感叹机械无前景,我想是暂时还没有完全参悟其真义罢了。
#机械#
(文中图片部分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