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设备

流水线与手工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3/6 14:17:52   
01在企业待久了,就会对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产品不再感兴趣,闭上眼睛都清楚它们是如何的。流水线的作业,赋予了工业王国天下无敌。这一点说是全世界制造企业的骄傲,一点都不为过。然而,在一模一样的产品世界里,我们就无法再体验到手工产品的温度。也许你说,都工业4.0了,谁还这么老土?跟不上时代,就是落后的典型代表。就像用电煮饭和使用柴火煮饭一样,那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产物。难道你还留恋着柴火?还想看一看袅袅之烟?是的,我想,正是人的情感所需,即使我们已步入了绝对的工业时代,也还会怀念着古老的饮食与手工产品。在某个节日里,我们很想送给父母一些礼物。当然,网购最快,鼠标一点,千里送到。但如果是自己手工制作的话,那则是另一番景象。回想起在中秋节的时候,我们曾奋战一天,亲自做了不少手工月饼。虽赶不上名厂的月饼,但当我们寄给他们品尝的那一刻,一切都值得。他们并不缺吃的,但对于远方的子女亲自做的产品,宛如子女就在身边一样。这,可能用再多的钱,也无法去获得的温情。02我并不讨厌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因为它们极大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没有流水线,我们无法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如果一切还是手工做出来的话,就像以前的衣服一件一件地裁,一件一件地缝,都不知要等多少天才能穿到它。现在只要按一个开关,全自动化的机器,分分钟钟都能生产上万件。但是流水线也有缺陷,它只是最简化流程的设置,不会因为个人的喜欢去改动,这符合它的高效率功用。因此,它无法做到个性化。它将众多员工锁定在固定的位置上,如果机器不坏,人不离岗,就有可能一辈子与机器一起奋斗,直到退休。这可能是最大的无奈与无聊了。除了设备这种硬件之外,它还有可规模制的软件。就像我们用到的各类模板,就连卖课的也能高度统一。我们目前所用的app,它们的同类之多,已超过我们的应用需求。就连我们读书也一样,一套课本,全国学生都读。最后,在学校里走出来的学生产品,几乎没有太多的差别,理论上是高手,实践上是菜鸟。这些,好处是大家都是一个模子,跟平均值一样;不好处,正是如此的雷同,拉不开差异化。所以,同类的竞争就会趋于激烈。03那手工的就没有缺点了吗?当然,它无法达到批量制造,在流水化生产的条件下,它已成了边缘化的事情。但是,相对于边缘化,它还是有价值的。不说只是提供了必要的情绪体验,就只说它的可创造性、差异化等优点,它还是有着流水化不能生产的东西。好比写毛笔书,可任意挥毫,书写自己心中的最美妙的字体;像木制品雕刻,我见过乡下的神像,它就是由木工艺人自行设计与雕刻而成的。每一尊都是唯一产品,绝无雷同。还有现在订制的手工衣服,非常贴合人的体形。也可因人品味与调性而异,设计出独特的外形,以做到神形一致。手工有着万千变化,因材施造,因人而异,恰恰是流水线所不能体现的个性。我们爱手工产品,就是在意它的独特之处。我想起之前去桂林旅游时,买了一幅纯蓝印染布艺画和一把手工大竹扇,将它们挂在家里,满满的中国风。04说完这两者的所长所短,我想起另一个问题:它们能否有机结合呢?答案还是有的,因为我见过玉石的制作过程。首先切割与打磨部分就交给了机器,而图形精雕部分就得全靠人来设计与制作。当这两者结合后,生产速度就大大提高了,这就是抖音上带货的手工艺人的秘诀。生活上,其实也可能做到。像我们包饺子,面皮是用机器压了来的,肉是自己用刀慢慢剁出来。再加入各种佐料,最后才完工,味道比起包装中的那种的确要来得鲜美。我们一方面想让流水线代替工力,另一方面,也想多一点人文情怀在里面。真是有点矛盾。或许在未来,我们还得多多寻找两者之间的关系,让它们彼此结合,制造出我们所需要的温暖和浪漫。-THE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879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