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切割设备 >> 切割设备介绍 >> 机械设计工程师画机械零件图应该需要分析下
原创精选/乐工
之前的文章讲了一些图纸和公差的一些问题,很多朋友觉得很实用,比较贴近于实际生产。今天这篇文章继续说下机械设计工程师需要掌握的一些工艺方面知识。
初学的机械设计的朋友最明显的问题是什么?我认为是对加工工艺不太了解,主要是没有太多机会直接接触现场生产的原因。对工艺不了解会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画的机械零件不知道能不能加工出来,这是有很大不足的。
如今专业分支越来越细,术业有专攻,机械设计工程师的责任主要在设计端。机械设计工程师不需要像工艺工程师那样精通工艺,我认为只需要大致了解加工的过程就可以了。比如加工一个零件的车削速度是多少,工时是多少、每次下到多少等,这些就可以不用了解得很详细,要区分轻重点,机械设计工程师只需要需要了解大概怎么装夹?大概会用到哪些机床?这个精度能不能加工出来等。。。
下面举一个实际的例子。如下图所示的一个调节螺杆,首先看下它有几个特征:它的最大外圆是M12x1.25的牙,长度86,有一个扁位另外还有几个外圆方向的尺寸。M12x1.25说明是细牙的螺纹。大致可以分析出它的工艺是车和铣,需要的机床就是车床和铣床。需要车外圆、车/攻螺纹、铣扁位。
在这里还是想友情地再次提示一下:机械设计工程师可以不用很细致的了解工艺,但是至少也要对自己画的零件能否加工出来得有一定把握或者胸有成竹。当然,如果机械设计工程师对工艺非常感兴趣,自己愿意了解细节的加工工艺知识肯定是一件好事。不过实际生活中,由于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最终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所以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很难达到啥都精通(强人例外)。。。
我们很常见的加工工艺就是车、铣、磨、钻、铰等,当然线切割、电火花等也是会碰到的,总之加工的工艺也越来越多样化,如果加工师傅或者工艺工程师提供建议也需要虚心参考,毕竟他们更加专业。另外每种加工设备的存在,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比如有些设备是用于下料,比如锯床、快走丝;有些是为了提高表面形位公差以及表面质量,如磨床。
据我们的工艺工程师介绍说,同样类型的机床甚至也会分粗加工和精加工,这样性价比比较高,高精度的机床最好只干高精度的活(减少损伤),那些粗活累活可以交给专门干粗加工的机床,这种开粗的机床精度可以差一些,价格也便宜很多,这样分工合作,各有优势。当然关于工艺的安排,工艺工程师更加有话语权,做机械设计工程师只需要了解下大致情况就可以了。
一个零件一般是从买材料、下料、粗加工、精加工、表面处理这几个大方向进行的,当然中间过程会根据材料和功能需求有不同的热处理形式。机械工程师在工厂工作慢慢地也会接触很多加工方面的知识,被动接受的知识会比较慢,所以还是建议有目的性地主动学习,这样提升是更加快的。
今天的内容分享到这里,工艺这一块的内容还是很细的,每个细节网上其实都有视频。我觉得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学习起来还是比十几年前方便多了,最终还是看个人了。更多的机械知识,正在整理中,请大家拭目以待吧,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10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