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切割设备 >> 切割设备资源 >> 特种作业安全管理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注意事
凡属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如:电工、电气焊工、信号工、机械操作工等工种),必须按国家建设部规定要求持证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除应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外,还应接受特种作业人员的专门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严格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经有关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后凭操作证方可上岗操作;
特种作业人员由企业每年进行一次复审教育和参加体检,由安全部负责进行考核,自发证之日起定期到发证机关进行复审考核;
工种发生变化时,应经企业安全有关部门同意,进行备案,一般工种转变为特殊工种时,应接受特殊工种安全技术教育,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要责任心强,熟悉本工种业务技术和本工种安全知识和检查标准与操作规程,不冒险蛮干,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保存好自己的上岗证件,如有丢失及时汇报;
安全劳动用品佩戴齐全,加强机具设备检验保养,不准带病作业。
安全管理注意事项
1、重大危险源公示、告知
(1)危险源公示内容包括危险源名称、出现的时段、涉及的危险因素、控制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在施工现场入口显著位置和有危险源的作业点附近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对检查、检测、检验情况做好文字记录,建立档案。
(2)项目部安全管理部门向作业人员提供必需的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范并确保其熟悉和掌握有关内容和违章操作的危害。
(3)推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交底中将施工危险情况、采取的措施、解决的办法以书面告知的形式或告知牌的形式通知作业人员。
(4)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1)安全风险
2)危险源通报
3)安全制度和规程
4)紧急反应程序
5)个人防护使用要求
(5)严格执行危险源告知制度,在施工现场或危险源作业场所要进行公示,内容包括危险源名称、造成事故的后果、控制措施、应急措施等,使在危险源场所的全体作业人员了解和掌握危险源的基本常识,做到相互监督,自觉遵章守纪。
2、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1)危险源:高处坠物,物体打击
1)在高处作业人员,要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2)带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栓好安全网。
3)高空作业点下方不得有人逗留,工作中严禁上下抛掷工具和材料。
4)严禁用绳索、软线、链条等代替安全带。
5)开挖深度超过2m时,其边缘上面做也同样应视为高处作业,要设置警示标识。
(2)危险源:触电
1)新开工程项目必须编制施工用电组织设计,实行三相五线制,三级配电,二级保护。使用标准配电箱,动力箱与照明要分开。
2)支线架设要架空,不准把支线架在其他导电体上,现场照明不准使用花线。
3)砼振动器的电源线,严禁在钢筋网上拖拉,以免钢筋丝穿进电源线,造成传电在钢筋上,发生重大触电事故。
4)按规范要求,现场值班电工,每班不少于2人,特别是夜间值班。
5)未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不准操作电工作业,电工必须持证上岗。
6)施工现场不准使用冰箱家用电器的塑料插座,三角型塑料插座,必须使用末级配电箱。
7)潮湿的作业场所的照明,必须使用安全电压。
8)现场电源接头用绝缘胶布包扎良好,不准用塑料包扎,接头不能放在潮湿地上和水中。
9)配电箱内的破损电器要及时更换,接线不能搭设或采用线头直插,不准把出线直接接在漏电保护器上。
10)在施工工程外侧与边缘有外高压电线,安全距离小于最小规定要求的,要加屏障遮护,用围栏或防护网进行防护。
(3)危险源:机械伤害
1)现场上固定的加工机械的电源线必须加塑料套管埋地保护,以防止被加工件压破发生触电。
2)按照《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做好各类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的接地或接零保护,防止发生漏电。
3)各种机械的传动部分必须要有防护罩和防护套。
4)现场使用的圆锯应相应固定。有连续二个断齿和裂纹长度超过2cm的不能使用,短于50cm的木料要用推棍,锯片上方要安装安全挡板。
5)木工平刨口要有安全装置。木板厚度小于3公分,严禁使用平刨。平刨和圆锯不准使用倒顺开关。
6)使用套丝机、立式钻床、木工平刨作业等,严禁戴手套。
7)砼搅拌机在运转中,严禁将头和手伸入料斗察看进料搅拌情况,也不得把铁锹伸入拌筒。清理料斗坑,要挂好保险绳。
8)机械在运转中不得进行维修、保养、紧固、调整等到作业。
9)机械运转中操作人员不得擅离岗位或把机械交给别人操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和操作室。作业时思想要集中,严禁酒后作业。
10)打夯机要二人同时作业,一人理线,操作机械要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严禁在机械运转中清理机上积土。
11)使用砂轮机、切割机,操作人员必须戴防护眼镜。严禁用砂轮切割22#钢筋扎丝。
12)操作钢筋切断机切50CM以下短料时,手要离开切口15cm以上。
13)操作起重机械、物料提升机械、砼搅拌机、砂浆机等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持证上岗。坚持十不吊。
14)加工机械周围的废料必须随时清理,保持脚下清,防止被废料拌倒,发生事故。
(4)危险源:坍塌
1)坑、沟、槽土方开挖,深度超过1.5米以下的,必须按规定放坡或支护。
2)挖掘土方应从上而下施工,禁止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并做好排水措施。
3)挖出的泥土要按规定放置或外运,不得随意沿围墙或临时建筑堆放。
4)边坡、井坑的边坡和支护系统应随时检查,发现边坡有裂痕,疏松等危险征兆,应立即疏散人员采取加固措施,消除隐患。
5)挖孔施工应按照“人工挖孔桩安全管理办法”执行。
6)各种模板支撑,必须按照模板支撑设计方案要求,立杆、横杆间距必须满足要求,不能减少和扩大,特别是采用木支撑施工法,防止模板砼施工时坍塌。
7)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械、机具或其他物料在堆放数量和重量,以避免产生过大的集中荷载,造成楼板或屋面断裂坍塌。
8)距临时围墙2米内不能搭建宿舍、仓库等设施。
9)安装和拆除大模板,吊车司机与安装人员应经常检查索具,密切配合,做到稳起、稳落、稳就位,防止大模板大幅度摆动,碰撞其他物体,造成倒塌。
10)拆除工程必须编制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经上级部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动工,较简单的拆除工程,也要制定有效、可行的安全措施。
(5)危险源:爆炸
1)氧气瓶乙炔瓶固定放置,间隔不小于5m;
2)氧气瓶乙炔瓶不能暴晒,气管不能混用;
3)具体安全措施见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6)危险源:交通运输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需要、运输车辆、交通量和现场状况,确定运输路线。
现场应尽量利用现有道路运输,道路沿线的桥涵、便桥、地下管线和构筑物应有足够的地基承载力,能满足运输要求。运输前应调查必要时进行受力验算,确认安全;穿越桥涵和架空线路的净空应满足运输要求。
土方使用封闭式车辆运输,装土后应清除车辆外露的遗土、杂物;场内运输应根据交通量、路况和周围环境状况规定车速。
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必须符合要求。
土方运输车辆应按规定线路行驶,速度均匀,不得忽快忽慢且不得遗漏;机动车、轮式机械在社会道路、公路上行驶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在施工现场道路上行驶时,应遵守现场限速等交通标识的管理规定。
自卸汽车、机动翻斗车等运输车辆,向沟槽边运卸土方时,应缓慢行驶,停车车轮与槽之距离应根据土质、边坡、埑(槽)深度确定,且不得小于1.5m。车轮应挡掩牢固;作业后,运输车辆应停止在鉴定、工整、不积水的地方,不得停在塘边上。
存土场不得积水;场边周围应设防护栏;非施工人员不得入内;存土结束后应恢复原地貌。
施工现场应根据工程特点和环境状况铺设现场运输道路,运输前应确认合格;施工中,应设专人维护管理,保持道路平坦、通畅、不翻浆、不扬尘。现场道路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道路应平整、坚实,能满足运输安全要求。
2)道路宽度应根据交通量和运输车辆或行驶机械的宽度确定,汽车运输时,宽度不小于3.5m。
3)道路纵坡应根据运输车辆情况而定,机动车不宜陡于10%。
4)道路圆曲线半径,汽车运输时不宜小于15m,机动翻斗车不宜小于8m。
5)机动车道路的路面宜进行硬化处理。
6)现场应根据交通量、路况和环境状况确定行驶速度,并与道路明显处设限速标识。
7)穿越各种架空管线处,其净空必须满足运输安全要求,并在管线外设限高标识。
8)驾驶员必须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持证上岗。不疲劳驾驶,不酒后驾驶,不超载,不超速,不违章载客。
3、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分析
(1)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落后
施工现场从业人员大部分是文化层次不高,部分人员未受过正规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相关理论知识缺乏,自身安全意识淡薄,在施工现场对一些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操作规程,消防防火等安全防护知识的不了解,导致一些技术操作不当。
(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现场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认识不足,存在重生产、求效益、轻安全的错误思想,有的心存侥幸心理,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范标准置之不理,头脑中没有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重生产、轻安全,没能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或制度没有落实到实处。
(3)安全生产投人不足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不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进行违章施工。
(4)地方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工作出现空档,监管存在隐患
地方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工作出现空档,时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4、安全管理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全新的安全发展理念,科学的安全控制手段,严格的过程控制措施,确保实现本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1)成立“项目部安全管理领导小组”,项目负责人任安全领导小组组长,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任副组长,并配备专职安全员,工班设兼职安全员,使安全管理在项目部的各级组织、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对安全生产实施全面监控,从上到下形成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2)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施工安全管理和日常检查的职责。
(3)建立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制度
在项目管理中,做到:安全生产费用专款专用制度,设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及专项施工方案;建立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制度,并做好危险部位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
(4)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施工中须坚持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建立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与考核制度,建立作业人员岗前或采用新技术的上岗教育培训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教育与安全生产活动。
(5)建立群防群治的制度
群防群治制度是施工现场施工作业人员与管理人员进行预防和治理安全的一种制度,要求施工单位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在施工中必须遵守有关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建筑行业安全规章、规程,不得违章作业;对于危及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6)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与现场安全监控制度
对施工现场的生产安全状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通过检查可以发现问题,查出隐患,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堵塞漏洞,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做到防患于未然。
(7)建立安全应急救援组织
成立以项目负责人为组长、项目副经理、安全总监、项目技术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紧急救援领导小组。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组织和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8)安全生产的应急措施
编制详细的安全紧急救援实施预案,以确保施工安全。制定并实施具体抢险救援方案,及时抢救和疏散人员,控制灾害发展,消除险情,将损失降低至最低限度。经常开展以防火、防爆、防盗和安全生产为中心的安全大检查。施工单位配卫生常识及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卫生督查员。
(9)施工用电安全保护措施
在施工现场用电实行三相五线制和双级漏电措施;且电器、配电箱等用电设备安全可靠,有足够的用电安全保护措施,要求电工持证上岗。监理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
(10)施工机械安全保障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有关规定;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均需持证上岗,机械设备专人操作、专人负责;电动机械设备,必须经过安全部门检查合格后,并取得合格证后方能投入使用,否则不准送电运转;大中型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机械操作规程作好日常维护及保养,并做好详实记录。
(11)机械设备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在施工时建立机械设备分类管理台帐,设备投入使用前经检验合格,日常检查、维修、保养记录齐全,机械设备及人员证书齐全;施工单位建立特种设备管理档案,一机一档,特种设备安装拆除应由具备资质条件的单位承担,未列入国家特种设备目录的非标设备,应组织专家论证和验收工作,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经检验合格,日常检查、维修、保养记录齐全。
(12)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临时用电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负荷计算,绘制电气平面图、立面图和接线系统图,采取TN-S系统,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满足“一机一闸一漏一箱”要求。
(13)卫生防疫安全技术措施
配备具有一定卫生常识及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卫生督查员,负责项目所在施工现场的传染病检查、控制、报告。
(14)防洪安全控制措施
成立防洪领导小组,同时成立抗洪突击队。在汛期充分优化施工组织安排,针对工程特点和工期要求,汛期前编制防洪应急预案,加强全员的教育。工地配足防洪物资及设备,如草袋、帆布蓬、大功率抽水机、发电机等,并禁止挪用。建立与地方防汛指挥部、消防支队、防汛物资供应商、医院等单位的联动机制,确保汛情时可以互相协调与帮助,将汛期带给工程施工的危害及损失降至最低。
(15)夜间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根据现场情况,夜间施工尽量安排噪音小的工作,避免影响邻近居民或工作人员休息。夜间施工时,应保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交通标志、安全标牌、警戒灯等标志,标志牌具备夜间荧光功能,保证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