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切割设备 >> 切割设备前景 >> 看武汉小汤山医院的那群建设者中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月29日电(通讯员周俊骆良袁喆刘宇太邹笛黄飞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宁迪)肺炎疫情当前,不少网友熬夜观看直播建设的两家武汉“小汤山”医院——医院医院,直播页面显示,观看人数达数百万人。
屏幕里那些在工地上施工、指挥和调度的人是谁?今天,我们先来认医院的中建三局员工。
向红军:“一带一路”筑路人,刚回国就上前线
刚从巴基斯坦PKM高速公路项目回国不久,中建三局一公司建设者向红军放弃了与亲人团聚,第一时医院建设。
1月25日晚上10点向红军和同事们到达雷神山现场,1小时内,30台挖掘机就在他的调度下进场;2小时后,第一批50名劳务工人进场;4小时,20台破碎机(啄木鸟)陆续进场;5小时,全部渣土车、切割机逐步到位。
不到24小时,向红军调集的大型施工设备超过台,工人近名。为方便实时沟通,向红军坚守施工现场,饿了就吃碗泡面,累了就盖件棉袄在车里打个盹。他说:“比起在巴基斯坦,现在的条件很不错。”
医院现场的向红军
年初,巴基斯坦PKM高速公路一分部接到命令,要求在5月30日提前通车。施工材料紧缺,向红军两个月时间走遍巴基斯坦国内各大城市港口和伊朗、沙特、巴林等国,行程超3万公里,共计采购碎石万吨、沥青2万余吨、柴油万升,为项目提前通车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资保障。
刘军安:“大城工匠”再战“雷神山”
疫情当前,武汉“大城工匠”、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刘医院医护宿舍区建设的重任。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又逢大年初二进场,还在疫情隔离期间,因交通管制,资源组织难度极大。项目第一时间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刘军安担任党员先锋岗负责人,带领项目35名党员奋战一线。
清晨,工地上早早出现他的身影,他总是出现在问题最多、难度最大的工区;中午,建设者们抓紧施工间隙午休,穿着红色冲锋衣往来穿梭的他成为一面流动红旗;晚上,施工现场灯火通明,工人们加班加点,现场临时会议室内,刘军安组织设计和技术员优化方案,还要与板房等供应商协调材料进场计划和资源组织。
三天鏖战后,刘军安的眼睛里已满是红色血丝,但讲话依旧中气十足。
在动工建设的第四天中午,三栋板房的外墙拼装完毕,其余宿舍墙面完成近半,水电和防水工人已进场,现场进展神速。
郑红升:夫妻同在防疫一线
收到武汉“小汤山”医院建设号召后,中建三局一公司的郑红升表示:“作为一名党员,组织需要我,我立刻到位。”
和他并肩战斗在防疫前线的还有妻子江丽娟。她在原医院之医院担任血液净化中心科室护士,1月下旬来一直在坚守岗位。
“虽然医院医院名单,但妻子怀有5个月身孕,之前又与患者有过接触,我心里还是很担心的。”郑红升说。
由于疫情紧急,郑红升和妻子从大年初一就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之后郑红升就吃住在项目,医院建设。
在老家湖北麻城的父母得知儿子和儿媳都在防疫一线时,虽然心里充满了担心,但还是全力支持,一再叮嘱要做好自身防护。
梁超:放下两个月大的儿子,火速奔赴雷神山工地
在“将军县”红安长大的中建三局一公司职工梁超,在工作中也有军人般的作风。大年三十,他放下怀中两个月大的儿子,来不及和家人共度除夕夜,便独自驾车从红安赶到现场。
医院,梁超负责制定材料计划。1月28日晚,他接到领导“你去协助医疗区一区室外管道安装,一晚上时间能不能完成?”梁超斩钉截铁回答道:“保证完成任务!”
医院污水管道必须实现零泄露、零污染,正常需要一周时间施工。但为给后续建设赢得宝贵时间,在寒气逼人的冬夜里,梁超一边与后方设计团队商讨设计,一边部署现场施工,硬生生将进度抢了出来。
管道铺设完成时正逢东方天晓,梁超说:“我是一名党员,也是防疫战场上的士兵,拼尽全力也要完成建设任务!”
葛军、莫英夫妇:我们冲在前面,年轻人就少一点风险
鄂州、南湖、蔡甸……一早上,中建三局二公司的葛军和莫英夫妻开车跑了两百多公里,转悠了三个工地,医院建设调配所需的物资。
54岁的葛军和50岁的莫英是一对工龄30余年的老“中建人”。得知要建设医院医院,两人第一时间携手报名:“一个人去,另一个人肯定不放心。干脆,我们一起去!”
葛军的女儿担心父母安全,葛军却宽慰女儿:“不能只想着自己。那些年轻人,家里孩子还小,有牵挂。我们这些老同志能自己做主,多担当一点,多冲一冲,年轻人的风险就会少一点。”(经济部编)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