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设备

中国产品走向世界只靠劳动力红利韩国人却不

发布时间:2025/2/14 12:30:52   
全世界都认为,中国产品走向世界依靠的是劳动力红利。也有一些专家认为,除此之外,中国还拥有工程师红利和产业链优势。老金认为,他们讲得都对,但不够全面,中国制造价格优势的原因不止这三点。大家来听听我亲身经历的故事,你可能会发掘出更多铸就中国制造优势的根源。走向世界的中国制造十多年前,老金当时还在从事机床销售。迄今老金依然很感谢15年的机床行业生涯,这段生涯,让老金在顾问行业占据了与众不同的技术优势。那天天很蓝,夕阳投射在青岛某个海湾波光粼粼的海平面上,闪烁着让人感到舒适的柔光,微风清徐,沁人心脾。面对着一大桌海鲜,耳边听着某韩国企业高管们难以抑制的兴奋,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中国制造给我带来的自豪感,以及“知识就是力量,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技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这些韩国高管们平时极为节俭,办公室小得连一个成年人转身都会感到困难,用过的A4纸还要裁成四小张装订成小本子作为便签纸使用。此番用这样隆重的方式招待我,按照翻译的话来说是破天荒了。   什么事情让这些韩国高管们这么高兴?   话要从此时的三个月前说起。当时有朋友介绍两位陌生的朋友来拜访我,其中一个年轻人的普通话带着奇怪的口音,另一位中年人则一声不吭。年轻人拿出一张产品图纸,请我帮他们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我扫了一眼,发现这是宁波一带比较常见的液压管件图纸,再仔细看了一下尺寸公差,要求中等,不算高也不算低:“用四万多元的数控仪表车床就可以满足要求。”两位朋友低头用我不懂的语言交流了几分钟。浙江地区方言多如牛毛,很多我都不懂,也不觉得奇怪。电动刀架结构的浙江产数控仪表车床排刀结构的浙江产数控仪表车床年轻人接着说道:“金先生,我们需要你所说的数控车床八十台,会分两次采购,第一期先买四十台。但是你必须保证能够把这个产品加工出来,而且要提供相应的夹具,并协助我们调试机床,这点要写到合同当中去,如果不能完成产品,我们不但要求退货,还会要求经济赔偿。”   听到这样的数量和要求,我又仔细审核了一遍图纸:“没有问题。” 知识就是力量年轻人又说:“我们是韩国企业,这位是我们社长,我也是韩国人,姓朴,是翻译。我们社长希望你能给我们一个最优惠的价格。”   经过简单的两三轮开价还价,很快就签订了买卖合同。   设备交货期在两个月之后,经过设备的安装、调试,由于对这类产品很熟悉,我们很快就完成了产品的试制工作,并且一次性验收通过。   验收当日晚上的庆功宴上,朴翻译告诉我,因为在海外销售火爆,他们企业今年年初计划上一条生产线,原有生产线是用韩国斗山斜床身数控车床来生产的,斗山机床的单价要四十多万,八十台设备大概需要投资三千多万。此时,市场反馈了一个信息:他们产品的售价是宁波一家企业产品的好几倍,但是这家企业的产品品质和他们很接近,对他们产品的销售造成了极大威胁。韩国社长深感危机,便带着他到宁波考察,结果发现宁波产品价格低廉的秘密,主要在于使用了便宜的中国国产机床,于是改变了投资决策。之后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了我。   现在只用了三百多万的投入,却做到了三千多万做到的事。   难怪韩国人会这么高兴,科学理性的设备选型加上平民价格的中国机床,让他们整整减少了90%的投资成本。已经拿出来的万又重新放回了口袋。而且将原先失去的产品竞争优势,又再次拉回了同一条起跑线。第二批的四十台机床也很快交货了。据说这个韩国企业把自己的产品价格下调了百分之二十。后来,听说这家韩国企业越做越大,最后实现了到美国上市的梦想。一个销售进口机床的所谓资深销售,曾经当着我的面说:“国产机床这么烂,有什么好卖的?而且卖机床这么简单的事谁都会干,凭回扣去砸一招就够了。”当时,深感耻辱,却无法反驳。而这一次韩国企业要通过采购中国机床来提高竞争力,充分说明了中国机床是接地气的机床,是帮助中国制造夯实基础最坚实的基石之一。这个经历也让我感受到技术型销售的价值,也充分证明,从小熟背的培根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技能”,没有白背。当年我还模模糊糊的觉得,中国制造除了劳动力成本优势之外,象数控仪表车床之类的设备,比如快走丝线切割机床、数控雕铣机、数控转塔冲床等设备,也是造就中国产品成本优势的重要原因。   如今,经过十多年的历练和阅历之后,老金可以断言,中国制造的崛起,是由中国一线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工程师的成本优势、产业链优势、以及高端数控设备平民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共同铸就的。国外昂贵的机床设备,用来制造中低端的产品,投资回报率非常低,对于白手起家的很多中国企业,也无力承担设备的天价采购成本。那时,廉价好用的中国设备就成了中国制造的主力装备,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奉献了汗马功劳。即便现在,中国人口红利在逐渐消失,一线劳动力优势越来越小,而中国的产业链优势和平民数控设备的优势依旧存在。可以预见,中国制造越来越高端化的未来,中国设备依然会迸发出强劲的竞争力。逐步下降的人口红利中国设备,特别是中国机床,应该让中国人自豪,而不是羞愧。虽然现在老金已经成为一个顾问,不再是一个机床人,但我仍然为中国机床的丰功伟绩而感到骄傲。相信未来,中国设备将会像中国高铁一样,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闪亮名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85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