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切割设备 >> 切割设备介绍 >> 桥梁桩基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桥梁#
XXXXXXXXXX项目
XXXX桥梁工程
桩
基
施
工
专
项
方
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XXXXXXXXX公司
二零二零年月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XXXXXXX项目—XXXXX桥梁工程,桥梁拱桥位于葡萄园机耕路与千亩荷塘园路之间,横跨西洛河道。桥梁采用三孔连续拱桥,全长39m,桥跨布置为12m+15m+12m,桥宽4.5米实腹式拱桥。施工内容包括:桩基、承台、桥台、支墩、拱座、拱圈、护拱、拱上建筑(包括侧面外装饰)、拱上填料、台背回填、桥面附属设施等。
1、桥梁下部结构为桩基、桥台、支墩及拱座。
桩基:为Φ1.20m冲击成孔灌注桩,共计20根桩,设计桩长11.m~20.m,设计数量共计.84m。
桥台:拱桥桥台(0#、3#)由承台及群桩组成,承台厚2m,平面尺寸为6(横桥向)x7.4m(顺桥向)。0#、3#台设三排桩,桩中心间距3.00m(横桥向)*2.50m(顺桥向)。0#、3#桥台均为C30混凝土U型桥台。
支墩:拱桥支墩(1#、2#)由承台及群桩组成,承台厚2m,平面尺寸为6.0(横桥向)×4.9(顺桥向)。1#、2#墩设双排桩,桩中心间距3.00m(横桥向)*2.50m(顺桥向)。1#、2#支墩采用分水锥结构形式,支墩均为C30钢筋混凝土。
二、水文及地质情况:
2.1气象水文
XXX属于副热带东亚大陆的季风区内,气候类型属中国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由于地势较低,气温偏高,其特点是冬短夏长,多阴雨、日照较多,多年平均降水量m,降水充沛,5-10月雨季,降水占全年的80%以上,最枯月份为12-2月,其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4.16%。最大时降水量为66.4mm;年平均气温25.3℃,月均气温最高为7月,29.8℃,最低为1月,6.0℃.光照条件较差,降雨日数较多,相对湿度较大,相对年平均湿度79%,月蒸发量最大为4-5月,最小为12月,年日照时数在~小时之间,年相对湿度高达82%,综上所述,金沙县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四季分明。
2.2地形地貌
桥梁场地为冲积河谷,较为低洼、平坦和空旷,场区地层为炭酸盐岩地区,为溶蚀、侵蚀低中山缓坡地貌拟建场地为冲积河谷,较为低洼、平坦和空旷,场区地层为炭酸盐岩地区,为溶蚀、侵蚀低中山缓坡地貌。据年国家地质总局一零八地质队绘制《遵义幅1:20万地质图》及区域地质资料,桥梁场区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复杂构造变形区,无较大断层通过,地质构造稳定性良好。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中统松子坎组第三段(T2s3)白云岩,岩层产状°∠12°。场地内发育两组节理,第一组垂直节理走向50°∠85°,间距15cm,无充填,结合程度较差;第二组节理产状°∠20°,间距20cm,无充填,结合程度较差。区域内由于岩层层面、节理切割,岩体较破碎。拟建人行桥附近最低点约.88,最高点.05,地面高差为3.17m,地形平缓。
2.3岩土构成
根据钻探揭露,桥梁场区地层岩性自上而下划分为:第四系堆积(Q4ml)杂填土①,稍密卵石(Q4al+pl)②,三叠系中统松子坎组第三段(T2s3)白云岩③,地层岩性分述如下:
1、第四系堆积(Q4ml)杂填土①:杂色,结构松散,主要为修筑荷花池时回填,要由粘土和卵石、碎石回填,粘土含量55%,卵石、碎石含量45%,粒径10mm-90mm不等,夹少量其他杂质,未经分层碾压,尚未完成自重固结,局部分布。
2、稍密卵石层(Q4al+pl)②:杂色,松散卵石(根据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结果,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1<N63.5≤5),钻进较容易,孔壁易坍塌,饱和,颗粒成分以石英砂岩为主,含量约85%,粒径20~80mm,场地局部分部,场区均有分布,卵石呈圆状、次圆状。最小厚度为2.5m,最大厚度为15.5m,平均厚度为7.43m。
3、淤泥质黏土(Q4al+pl)③杂色、褐黑色,软塑状态,含水量高,性质较差。局部分布。
4、三叠系中统松子坎组第三段(T2s3)白云岩:浅灰色,薄层、细晶结构,节理裂隙较发育,偶夹灰岩互层,岩芯多呈碎块状,少量呈短柱状。根据其风化程度及物理力学性质差异可分为两种亚类。
(1)强风化白云岩④1:灰褐色,碎裂结构,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芯多呈碎块状,部分短柱状。
(2)中风化白云岩④2:灰褐色,碎裂结构,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芯多呈短柱状,部分柱状。桥梁场区分布广泛,均匀连续,岩层厚度大。2.4水文地质条件
2.4.1地表水
桥梁场区有一条河流通过,名为XX河。河道弯曲多折,西洛河河道宽度20.0~28.0m左右,河床海拔.1~.5m,比降0.8‰。场地地表水系较发育,根据收集的当地水文地质资料,河的稳定水位约为.6mm,勘察区间水位约为.6m,百年一遇洪水位约为.5m。
2.4.2地下水
根据地下水赋存介质分类,拟建区域内地下水类型可分为孔隙水和岩溶水2类。
(1)孔隙水
该类地下水主要赋存于上覆土层的松散孔隙介质中,属于第四系季节性降水。大气降水受重力影响,由地势高的地段流向地势低洼处,仅有小部分降水由松散孔隙渗入地下。因此,孔隙水富水性较差,水量贫乏。该类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通过孔隙介质向坡底运移排泄,同时成为下伏岩溶水的补给来源。
(2)岩溶水
该类地下水主要赋存于下伏白云岩岩溶裂(孔)隙中,由大气降水和孔隙水补给,从坡顶沿节理裂隙向坡底运移排泄。由于下伏岩溶裂(孔)隙微发育,连通性较差,富水性中等。
2.5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
2.5.1不良地质作用
钻探施工过程中钻遇岩溶洞隙,钻孔见洞率约50%,溶沟、溶槽、石芽发育,相邻钻孔基岩面相对高差小于2m。根据《贵州省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J52/T-)7.1.3条划分岩溶发育程度,并进行调查周边项目结合本次勘察现场地质情况,综合考虑判定场区为岩溶强发育。
2.6.2地质灾害
经现场地质调查,拟建场区地表无岩溶塌陷、落水洞、漏斗、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现象,周围无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
三、编制依据
《千亩荷塘风荷桥工程-施工图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版)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B02-)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
《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F81-0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工程测量规范》GB—;
四、桩基施工方案三工区覃欢
4.1、冲击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本项目由于地质及现场施工条件,选用冲击成孔灌注桩,灌注桩直径为1.2m。按以下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1、钻机成孔
(1)、钻孔准备过程:桩基施工前采用全站仪进行桩位放样,并设置桩位护桩。然后埋设2m高锁口钢护筒。护筒直径比桩基直径大60cm,埋入对应桩位处。
(2)、钻机就位:将钻头放入护筒内,调正钻架,检查吊绳中心位置,偏差不得大于2cm,并接好泥浆泵等辅助设备。
(3)、钻进:先轻转一段时间,待泥浆进入孔内一定数量后,开始钻进,随着钻孔深度增加钻进力度。
(4)、成孔后用孔径圈(自制)、测绳、全站仪等对孔径、垂直度、孔深、桩位进行严格检查,填写好成孔记录,报监理工程师复查审核,合格后进行清渣工作。
(5)、清渣:利用钻机的反泵进行清渣,将孔底钻渣清除干净。
(6)、声测管安装:本桥根据设计规范要求,每根桩基采用3根型号为SCG57声测管,声测管长度与钢筋笼一致,声测管分底管、中管及顶管方式依次与桩基钢筋笼固定,声测管接头部位采用专用液压钳加工连接,用于桩基成形后检测使用。
(7)、钢筋笼安装:安放钢筋笼钢筋骨架设加强筋,防止钢筋骨架在运输和就位时变形,同时为保证钢筋骨架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在钢筋骨架上按设计要求安装限位筋。成孔清渣后开始下钢筋笼,用吊车分节接高,逐节下放。
2、混凝土浇筑
(1)、灌注桩混凝土为C30水下混凝土,混凝土配制与运送:混凝土按实验室配合比进行制备,混凝土由金沙县晶鑫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供应。
(2)、灌注钻孔桩的混凝土通过导管灌注。
(3)、测深: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随时用测绳测量所灌注的混凝土面高度和导管埋深。
(4)、灌注记录:在灌注过程中,要指定专人记录,包括灌注情况、灌注时间、混凝土面深度、导管埋深、导管拆除情况、有无异常等。
(5)、桩头处理: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加灌1m高度,在浇筑下部构造混凝土前予以凿除,以确保桩身混凝土质量。
(6)、桩基施工完成后且混凝土强度达到检测要求后,及时与检测单位联系进行桩基检测。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框图如下图: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框图
施工准备钻机平台搭设桩位放样埋设护筒钻机就位钻进清孔制作护筒泥浆制备灌注水下混凝土桩头凿除桩基试验混凝土拌合运输设立导管导管拼装试验二次清孔设立钢骨架钢筋制作
4.2、钻孔桩施工故障及处理方法
根据本桥地勘资料及地质情况一般钻孔故障及处理方法
4.2.1、一般塌孔,由于本桥地质为杂填土层(结构松散)、稍密卵石层(孔壁易坍塌)、淤泥质黏土层(含水量差,性质较差),其表征是孔内水位突然下降又回升,孔口冒细密水泡,出渣量显著增加而不见进尺,钻机负荷显著增加等。应查明坍孔位置后进行处理。
4.2.2、塌孔不严重时,多系本桥地质杂填土层(结构松散)、稍密卵石层(孔壁易坍塌)、淤泥质黏土层(含水量差,性质较差)、强风化白云岩层(碎裂状构造,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极破碎)、溶洞层的原因孔壁易坍塌造成可回填土石到塌孔位以上,并采取改善泥浆性能、加高水头、加深埋护筒(护筒直径比桩基要大,具体尺寸由参建单位现场拟定,对增设钢护筒无法拔出时,应立即签证)等措施,二次成孔继续钻进;
4.2.3、钻孔倾斜、弯曲,常由于本桥地质有淤泥质黏土层(含水量差,性质较差)、松软不均、钻机位移、安装未平或遇探头石等原因造成。一般可在偏斜处吊住钻锥反复扫孔,使钻孔正直。偏斜严重时,应回填土石到偏斜处顶面,等沉积密实后重新钻孔。
4.2.4、扩孔与缩孔,扩孔多系本桥地质杂填土层(结构松散)、稍密卵石层(孔壁易坍塌)、淤泥质黏土层(含水量差,性质较差)的原因孔壁易坍塌造成,应针对原因采取防治措施。钻锥缩孔常因地层中含遇水能膨胀的软塑土或泥质页岩造成;钻锥磨损过甚,也能使孔径稍小。前者应采用失水率小的优质泥浆护壁,后者应及时焊补钻锥。缩孔已发生时,可用钻锥上下反复扫孔,扩大孔径。
4.2.5、钻孔漏浆,漏浆多系本桥地质稍密卵石层(孔壁易坍塌)、强风化白云岩层(碎裂状构造,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极破碎)、溶洞层的原因,导致桩基发生漏浆坍孔现象,遇护筒内水头不能保持时,宜采取护筒周围回填土夯筑密实、增加护筒埋置深度、适当减小护筒内水头高度、增加泥浆相对密度和粘度、倒入粘土、膨胀土掺或石二次成孔,使钻锥慢速转动、增加孔壁粘质土层厚度等措施。
4.2.6、糊钻、埋钻,多系钻进时,遇软塑粘质土层,泥浆相对密度和粘度过大,进尺快、钻渣量大,钻杆内径过小,出浆口堵塞而造成。应改善泥浆性能,对钻杆内径、钻渣进出口和排渣设备的尺寸进型检查计算,并控制适当进尺。若已严重糊钻,应停钻提出钻锥,清除钻渣。
4.3、钻孔桩施工溶岩地质及严重塌孔故障及处理方法
4.3.1、一般措施
由地勘资料显示,桥梁拟建区地质结构复杂,桩基钻孔进入风化岩层后溶洞较多,地下水极为丰富,针对0#、1#台地质及水文情况复杂,0#台现场地面以下4m位置有大量地下水,1#台为平台面与西洛河常水位高差为1.5米,且0#台及1#台均有溶洞,为预防地下水及地表水渗入及桩基施工稳定,根据地质及水文情况,0#台采取加深钢护筒6m,1号台加深钢护筒深度为4.5m。根据地勘报告柱状图显示ZK4基岩有溶洞2层,最大层厚3.9m;溶洞间为中风化白云岩,溶沟、溶槽、石芽发育。对于桩孔溶洞地层,溶洞与裂隙处理可采取以下方案:
(1)小型溶洞:钻孔灌注桩在钻进这类地层时,就会出现孔内泥浆缓缓下降,冲孔桩到了这类地层,要把握锤的落锤的距离,一般小于1.5米,预防卡锤现象。这一类地层采用黄土夹片石予以处理,下片石根据情况采用多次回填,保证溶洞位置护壁有足够的厚度、强度,防止浇灌成桩时,混泥土大量外流,形成断桩。
(2)一般溶洞,钻孔灌注过程中,会出现泥浆有少许下降或突然下降,表现不是很明显,在钻进过程中有突然坠锤、粘锤或卡锤现象。根据溶洞充填物的属性及泥浆下降速度,我们会采用具体的方法,如充填粉质或硬塑粘土或片石、素混凝土,只需在钻进过程中把握锤落距,底起低落。
(3)大型溶洞:钻孔过程中会出现泥浆大幅下降,锤头下落快,过程中会出现卡锤、粘锤或缩孔等现象,甚至塌孔。可采用多次回填,当是硬塑粘土填充,采用片石填充处理,是粉砂时采用黄土或粘性比较大的土回填;当是软塑状粘土则采用片石或素混凝土回填处理。
(4)特大溶洞:钻进过程中会出现泥浆急剧下降,锤头迅速下落。易出现吊锤、缩孔或严重塌方或穿孔现象这种情况采用填素混泥土,填充时严格控制导管埋深防止混泥土突降造成夹层。
(5)大小型裂隙:钻孔会出现泥浆下降或急剧下降,还会出现塌孔,可采用粘性高的黄土加片石多次回填处理,情况严重则采用素混泥土处理。
采取回填混凝土挤洞的施工方法。因溶洞地层基本上都出现在地面15米以下岩层中,地下水较为丰富,桩孔内充满集水,混凝土回填挤洞施工时按下导管浇筑水下混凝土的方法。混凝土采用C20素混凝土,掺适量早强剂,使混凝土强度达70%,以便下一步钻孔。
回填混凝土前应先确定溶洞顶点高程,回填混凝土需高出溶洞顶1~2m即可。先计算桩孔内所需混凝土数量进行浇筑,随时检测混凝土浇筑高度,随时增添混凝土浇筑数量,当达到预定浇筑高程后,暂停浇筑,隔1小时后混凝土顶面高程稳定不再下沉即算完成。对于多层溶洞,则由上而下,分段进行溶洞回填,每次均按以上控制。
4.3.2、特殊措施
由于溶洞的水平长度、倾角、通向何方均未知,以上假设回填混凝土能够充盈桩孔。
假如地质资料显示的溶洞群中,某个溶洞下行通向一个上千立方的大溶洞,或者下行通向西洛河,这即使已经成孔,但在灌注混凝土桩基时,前者造成成桩造价巨大,后者严重污染环境。如果出现此种可能,拟采取以下方法:
⑴定量回填和间歇回填
根据已知的有限的溶洞情况,暂拟一定的混凝土回填量,此量应是在经济上、施工工期上能够接受的。当在定量之内,混凝土面上升到预定高程,回填结束。当未能到达预定高程,且补充一定数量后,混凝土面仍无上升,则间歇不小于混凝土初凝时间(约45min),再进行第二次回填。第二次回填一定数量后,如混凝土面不上升,则可以作为“无底洞”对待。
第二次回填,如混凝土面有所上升,此后又停滞不升,则进行第二次间歇,再进行第三次回填。以此反复,至混凝土面上升到预定高程,回填结束。如哪次回填一定数量后,混凝土面不上升,则可以作为“无底洞”对待;
⑵“无底洞”处理(预案)
在溶洞的平面范围,沿桩孔周边外1.0m的圆周上用地质钻Φ孔,孔距0.3m,孔深超过溶洞底0.3~0.5m。
然后向孔洞下Φ28钢筋,套筒连接;再将PVC管套着已下插的Φ28钢筋,下往溶洞,PVC管套外缠绕细麻绳,以增加混凝土对其的粘附力,PVC管套长度高出溶洞层高1.5m。以此在溶洞内形成钢栅栏。如下图:
然后采取间歇法回填混凝土,当钢栅栏上经多次粘附的混凝土足够多时,最后一次回填混凝土其顶面就会上升,至溶洞顶以上1m的位置,就达到在溶洞内封填有限混凝土量的目的;保留此插筋孔,以待处理下层溶洞再次使用,减少造孔工作量。由于多次回填反复冲孔会造成成孔直径加大,桩身混凝土会严重超方。
4.4、溶洞地层处理措施
4.4.1、桩孔周边场地硬化措施:
由于场地表层多为杂填土和粘土层,承载力不满足钻机自重和工作荷载要求。钻机进占和钻进过程中,会出现场地下陷,土方经钢护筒底进入桩孔,导致塌孔;另外,场地下陷造成钻机倾斜,影响桩孔垂直度。为此,采取将孔桩周边场地换填片石或采用C20砼硬化后再开钻。
4.4.2、严重塌孔回填处理措施:
从0#、1#台地质勘探资料可知,地质情况为杂填土层(结构松散)、稍密卵石层(孔壁易坍塌)、淤泥质黏土层(含水量差,性质较差)。
针对此类地层,如发生严重塌孔,不采取措施可能有二种不利结果:一是钻头容易走偏,往相对软弱的一侧钻进;二是可能会造成泥土一侧塌孔埋钻事故。对于此地段地层可采取的两种方法:
1、安装钢护筒处理
下置钢护筒的目的,主要是防止挖孔时和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出现塌孔现象。针对0#、1#号台地质为杂填土层1.2m、稍密卵石层5.6m、淤泥质黏土层15.6m,下钢护筒需要22.4m,根据以往的经验,钢护筒在下沉过程中也会往软弱的一侧偏斜,无法保证垂直度,桩基质量无法保证。深埋钢护筒需振动锤。由于场地受限,振动锤无法进场施工。
如果采取下钢护筒处理,需采取扩孔为Φ1.3m钢护筒,钢护筒不能二次利用。
(1)钢护筒制作
钢护筒由工厂加工,采用Q(壁厚δ=10㎜)钢板卷制,内径1.3mm。为避免钢护筒在下沉过程中发生变形,分别对钢护筒的顶口和底口进行加强。加强带采用同钢护筒厚度相同的钢板进行加强,宽度mm。
(2)钢护筒安装
由挖机开孔后,用吊机把护筒吊放就位,再利用机械下压或振动锤下沉。安装时根据深度逐节吊装,接头必须单面满焊。
施工埋设护筒时应先通过桩位中心点拉十字线,并圈出开挖护筒坑的范围;钢护筒内径应比设计桩径大10cm;护筒埋入深度其顶略高于施工场地面;钢护筒垂直度不得超过施工规范要求的1/;钢护筒埋设后经测量复核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偏差须≤30mm。埋设钢护筒时间应在白天光线好的条件下作业才可保证埋设钢护筒质量。钢护筒埋设后需要对钢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复核,允许误差内埋设完成,超出允许误差拔出重新埋设钢护筒。
2、回填混凝土(建议)
由于本桥桩基长度为11.m~20.m,针对0#、1#台桩基空桩长度为6m,实际成孔深度0#约为26.5m、1#约为23.5m,如发生严重塌孔,最大可能就是孔底钻进溶洞,泥浆流入溶洞与地下水稀释,造成泥浆浓度不够。
根据实际的塌孔深度及塌孔程度可采取回填混凝土的方法进行处理。即钻进过程中出现孔壁坍塌后,采取从已挖孔底回填C20混凝土至孔壁坍塌以上1~2m以上,待混凝土终凝达到一定强度后,在从已填混凝土顶面上二次钻进,让回填的混凝土在孔内形成一个坚硬的护壁。此方法需多次才能成功。由于多次回填反复冲孔会造成成孔直径加大,桩身混凝土会严重超方。
4.5、灌注混凝土过程中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1)、初期导管进水:首批混凝土下落后,导管进水,应将已灌注的混凝土用吸泥机(可用导管做吸泥管)全部吸出,再针对进水的原因,改正操作工艺或增加首批混凝土储量,重新灌注。
(2)、中期导管进水:多在提升导管时导管底口超出已灌注混凝土表面时发生。遇到该种故障时,可依次将导管拔出,用吸泥机、潜水泥浆泵或钻机的反泵将原灌注混凝土吸出,重新灌注。
(3)、初灌导管堵塞:多因隔水球栓或硬柱塞不符合要求被卡住而产生。可采用长杆冲捣,或用附着于导管外侧的振动器振动导管,或提升导管迅速下落振冲,或用钻杆上加配重冲击导管内混凝土。若上述方法无效,应提出导管,取出障碍物,重新改用其他隔水设施灌注。
(4)、中期导管堵塞:多因灌注时间过长,表层混凝土已初凝产生;或因某种障碍,混凝土在导管内停留过久而发生堵塞。处理方法是将导管连同堵塞物一起拔出,若原灌注混凝土表面尚未初凝,可用新导管插入原拌合物内2m深,用潜水泥浆泵下入导管孔底,将底部水泵出,再用圆杆接长的小掏渣桶下入管底,升降多次将残余渣土掏除干净,然后在新导管内继续灌注,但灌注结束后,此桩应作为断桩予以补强。
(5)、灌注坍孔:大的坍孔表征与钻孔期间相似,可用探锤探测,如探头达不到混凝土面高程时即可证实发生坍孔。产生原因是:①护筒底脚漏水;②地下水压超过原承压力;③孔内泥浆相对密度、粘度过低;④孔口周围堆放重物或机械振动。如坍塌数量不大,采取措施后可用吸泥机吸出混凝土表面坍塌的泥土,如不继续坍孔,可恢复正常灌注。如坍孔仍不停止,且有扩大之势,应将导管和钢筋骨架拔出,将孔内用粘土或掺入5%~8%的水泥填满,待数日后孔位周围地层已稳定时,再钻孔施工。
(6)钢筋骨架上升:除去一般被勾挂上升的原因外,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冲出导管后向上的顶托力造成的。为防止钢筋骨架上浮,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时,应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当混凝土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辅助方法是将钢筋骨架顶端焊固在护筒上。
(7)、埋管:灌注过程中导管提升不动,或灌注完毕导管拔不出,统称埋管。常因导管埋置过深造成的。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若已成埋管故障,宜插入一直径稍小的护筒至已灌混凝土中,用吸泥机吸出混凝土表面上泥渣,派遣潜水工至混凝土表面在水下将导管齐混凝土面切断,拔出安全护筒,重新下导管灌注,此桩灌注完成后,上下断层间应予以补强。
(8)灌短桩头:灌注结束后,桩头高程低于设计高程,属桩头灌短事故。多由灌桩过程中,孔壁断续发生小坍方,施工人员未发觉,未处理,测探锤达不到混凝土表面造成。预防办法是应严格参照以下要求: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1m。事故已发生时,可依照处理埋管的办法,插入一直径稍小的护筒,深入到原灌注混凝土内,用吸泥机吸出坍方土和沉淀土,拔出小护筒,重新下导管灌注,此桩灌筑完成后,上下断层间应予以补强。
(9)、夹层断桩:多为以上事故的发生结果。有些是在灌注完成后,钻取桩身混凝土岩芯或无破损检验法检验时发现混凝土中夹泥砂层的情况,称为夹层断桩事故。多因首批混凝土隔离层上升、(或第二、三批)已近初凝,流动性降低,在导管埋置较小时,续灌混凝土顶破隔离层上升,将原灌注混凝土表面的沉淀土覆盖在混凝土拌合物下面造成。在灌注中不易发觉,多系在桩身质量检验时才发现。若发生断桩事故时,应予以补强或补桩。
(10)、混凝土严重离析:多由导管漏水引起水浸、地下水渗流等造成。发现有此类情况时,应在灌注前严格检验导管的水密性,灌注中应注意防止导管内发生高压气囊,在承压地下水地区应测验地下水的压力高度和渗流速度,当其速度超过12m/min时,应加强施工措施。
(11)、混凝土超方:多为桩基成孔后由于地质原因导致孔径变大,现场按设计理论方量灌注之后仍未达到设计桩顶标高,采取同等标号混凝土继续灌注至设计凿桩头顶标高。
(12)、混凝土灌注少方:多为地质原因导致孔径缩孔,灌注混凝土后,实际灌注方量比理论灌注方量少,也即是充盈系数小于1,当即作为废桩处理。
4.6、灌注桩的补强方法和技术要求
(1)、钻孔灌注桩经桩身质量检测后,如发现有夹层断桩、混凝土严重离析、空洞等事故时,经设计代表及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后进行补强或其他处理。
(2)、可采用压入水泥浆补强。先钻两小孔,分别用做压浆孔和出浆孔。深度应达到补强处以下1m。
(3)、用高压水泵向孔内压入清水,使夹层泥渣从出浆口被冲洗出来。再用压浆泵先压入水灰比为0.8的纯水泥浆,进浆口应用麻絮填堵在铁管周围,待孔内原有清水从另一孔全部压出来以后,再用水灰比0.5的浓水泥浆(宜用52.5水泥)压入。
(4)、浓浆压入时应使其充分扩散,当浓浆从出浆口冒出时停止压浆,用碎石将出浆口封填,并以麻袋堵实,最后再用水灰比0.4的水泥浆压入,压力增大到0.7~0.8Mpa时关闭进浆阀,稳压压浆20~25min,压浆补强工作结束,待水泥浆硬化后,应再钻孔取芯检查补强效果。
五、钻孔灌注桩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5.1、钻前准备工作安全控制措施
1、开工前认真查看图纸,地质资料。对新进场工人进行安全培训考核,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护筒安放就位后,在护筒周围用粘土或水泥土夯实,以确保护筒的稳固。并保证护筒口高出原地面30~50cm。
3、钻机安装后底座和顶端应平稳,确保钻架垂直于地面或钻孔平台。如钻机所处位置地基承载力不够,为防止在钻进中不应产生位移或沉陷,采用回填道渣或铺设钢板的方法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在钻机就位过程中,施工人员不得站在吊机起重背下方,且注意地下电缆的安全。
4、施工现场施工区域在路口、坑口、孔口、泥浆池边等危险源处明显设立醒目的提示、警示标致。对施工区域危险源进行明示。并按相关要求设置安全防护设备。
5.2、钻进过程安全控制措施
1、钻进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护筒内水位高于护筒底部50cm以上,防止塌孔。
2、初钻的时候进尺应适当控制,在护筒底处,应低档慢速钻进,使之形成坚实的泥皮护壁。钻至护筒底下1m后,可按正常速度钻进。
3、钻进期间,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钻进过程中应随时见擦汗钻机有无异常情况出现,如遇到钻机摇晃、倾斜、发出异响,应立即停止钻进,待查明原因处理后方可继续钻进。
4、钻进时,严禁用手触摸滑轮和钢丝绳,护筒吊架和钢丝绳必须经常检查,若有断丝、磨损超过规定必须更换。
5、夜间配备必要的照明设备照明。作业场所,要有足够照明强度。
6、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戴好安全帽等防护用品。
7、专人巡查施工现场,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作业现场、临边和临口位置。
5.3、下放钢筋笼安全控制措施
1、钢筋笼采用吊车吊装,吊车在工作前,应将支撑脚撑起,其撑脚底板应用木板垫实。
2、吊车作业回转半径内,严禁站人。
3、钢丝绳与钢筋笼要捆绑牢固,钢筋笼重量严禁超过吊车的额定负荷。
4、钢筋笼长度过长时,要分节下放。下放钢筋笼时,要缓慢进行,以防钢筋笼将泥浆护壁刮破,造成塌孔。
5、下放完毕后,其笼顶要有可靠的固定措施,防止钢筋笼下沉。
5.4、灌注混凝土安全控制措施
1、灌注混凝土所用导管必须做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
2、严格控制导管埋深与拔管速度,导管不宜埋入砼过深,也不可过浅。
3、护筒周围不宜站人,防止塌孔。
4、砼浇筑过程中,砼罐车倒车时,指挥员必须站在罐车司机可以看到的地方,防止罐车超过指定倒车位置造成误伤。
5、吊车提升导管时,现场人员要注意吊钩位置,防止砸伤头部。
6、导管提升后继续浇注混凝土前,要首先检查导管是否垫稳、挂牢。
5.5、交通安全控制措施
(1)、建立健全针对本工程特点的安全管理制度,从细处着手抓安全。各个施工环节均有专职安全员进行检查现场监督安全工作。
项目部安全生产负责人负责监督、检查、指导施工分部、施工队的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及运行。
(2)、做好交通管制工作,严防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特别是二环西路,要设置减速带,距离施工地点前设置“前方施工减速慢行”等标志、标牌。跨路施工时,在路口处设置闪烁警示灯,并有专人看管路口,持红旗等明显的标志指挥车辆的通行,确保施工人员及行车安全。
不许在现有二环西路范围内堆放杂物。施工时尽量不要占用现有道路;特殊情况下不得不短时间临时占用时,必须用反光锥形标隔离施工区域,并排专人指挥交通;夜间设置红色灯光等警示标志。
5.6、用电安全控制措施
(1)、加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知识和防触电知识教育,加强电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教育,提高全员预防触电自我保护意识。
(2)、施工现场临时供配电系统,必须按工程性质、用电量、供配电房位置、布局、线路走向及布设方法进行设计,并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通电使用。
(3)、施工现场配备专职电工,电工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现场电工应加强供配电线路及电器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应及时切断电源,查明故障原因,并消除故障。
(4)、停电检修、部分停电检修和带电检修应建立工作票和监护制,并采取安装触电保护器等防触电措施。
(5)、加强用电安全检查。现场专职安全员和电工定期开展用电安全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供配电房、电器设备、动力线路、照明线路、生活区用电等一切用电设施和场所,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消除触电事故隐患。
(6)、严格遵守用电规章制度。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施接电、维修均由专职电工负责,严禁非电工人员操作。专职安全员和电工经常监督用电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违章用电或违反操作规程现象,坚决予以制止,消除一切违章用电现象。
(7)、施工现场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和应急器材、设备,确保发生触电事故时应急需要。
5.7、机械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1)、教育培训措施。对各类机械操作手加强机械常识、安全操作堆积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和安全自我防护意识。教育培训可采用培训班、宣传栏、知识竞赛、安全会议、班前会等形式。
(2)、对机械操作手,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组织培训,达到全部持证上岗的要求。
(3)、加强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完善各类安全部件,对国家强制要求检测的设备经权威部门检测,对外严格检查检测合格证,从本质上消除除机械安全隐患。
(4)、做好机械设备专项检查,设备管理部门定期对所有机械方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检查设备安全部件、检测情况,设备完好状况,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维修组的设备强制淘汰,清除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对查出设备安全隐患督促有关部门维修、整改、力求各类机械设备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5)、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各安全职能部门和现场安全员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使用的监督检查,安全职能部门定期检查,现场专职安全员应有专人日常巡查,发现设备事故隐患,立即制定整改措施,定人定责塞上整改时间,消除一切设备安全隐患。
(6)、施工现场配备必要的消毒药品和急救用品,确保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时应急所需。
六、事故报警预案
6.1、交通事故报警预案
发生交通事故时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医院医院救治。发生交通事故是要及时通知公安交通部门进行处理,并注意保护好现场。
6.2、消防安全报警预案
1)、发现火情后不要惊慌拥挤,值班人员迅速利用消防器材力争把火控制、扑灭在初期阶段,立即通知学校领导,尽快增加援助人手。 2)、值班人员视火情迅速拨打“ ” 报警求救。
6.3、治安报警预案
如发现抢劫、盗窃、斗殴等要紧急拨打电话。并立即上报安保部,采取及时应对措施。
6.4、报警注意事项
1)、报警要迅速。遇到需报警的事情,要迅报警,向对方讲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人员,以及当时的现场情况。2)、报警时要如实反映情况,以便对方做出准确的判断,采取适当的紧急措施。 3)、一般情况下,报警人必须说明姓名、住址或工作单位,以及报警时所使用的电话号码及日后的联系电话。4)、不可乱报警、假报警。否则要视情节轻重和造成的后果追究责任的。
6.5、报警电话
匪警火警急救
七、应急救援预案
7.1、施工安全应急预案
本行业属高危作业行业,具有作业场所分散,受自然条件影响,作业人员密集,各种机械设备集中,易突发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等重大人身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事故。为此本项目部成立了应急救援小组。
应急救援小组组成部分及其职责
组长:项目经理:林杰
主要职责:1、掌握、判断情况、2、总指挥、3、向上级报告
副组长:项目副经理:彭理达
主要职责:1、判断及全面指挥控制灾害、采取防止扩大的措施、2、向应急小组组长报告灾害情况、3、管理防灾队、4、防止二次灾害、5、规定撤退的时间和方法、6、掌握伤害的程度和确定防灾对策、7、抢救伤亡者并掌握情况
主要职责:组员服从其组长指挥进行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的实施。
应急救援小组是为处理工程事故的发生而设立的领导机构,负责工程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布置、实施和监督;贯彻执行国家、省和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及时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及善后处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与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7.2、救援预案
⑴、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A、施工现场人员立刻脱离电源,尽可能切断电源,亦可用绝沿材料将触电人员脱离带电体。
B、将伤员脱离危险地方,组织人员进行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