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设备

10年砸下2600亿元他们将中国屏

发布时间:2024/8/26 14:08:03   
03:57

“在咫尺间看见浩瀚,在渺小里看见伟大,在虚拟中看到现实,在当下洞察到未来。”

一个多月前,以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CL华星”)为范本创作的一则短片,登上央视一套。2分30秒的时长,不少镜头关乎武汉华星工厂。

从“缺芯少屏”到好“屏”如潮,从一无所有到世界第一,中国屏强势崛起的幕后,TCL华星坚定投入亿元穿越行业周期,走出一条“十年磨一屏”的国产突围路。

“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我们不是赌而是搏,是敢为人后,做难而正确的事。”8月6日,TCL华星党委副书记、高级副总裁、武汉华星董事长兼总经理张锋接受长江日报《在场》栏目专访时说,无论是跟跑、并跑还是未来的领跑,我们要瞄准目标,做全球领先。

(一)

追赶者的急迫:要么是快的公司,要么是死的公司

用偏振镜对生产完成的液晶显示面板进行LCI光箱检测。长江日报记者周超摄

“中国OLED屏幕能够做到什么地步?或许这些通明的灯火就是答案。”前不久,来自深圳的“90后”科技“UP主”王亮探访武汉华星,视频点击量刷爆B站。

一路向东,光谷左岭大道,全球最大LTPS(低温多晶硅技术)生产基地正在加速建设。

34天完成供地,66天模组厂房封顶,68天综合动力站封顶,天主厂房封顶,总投资亿元的t3扩产项目再创“华星速度”。

“要么是快的公司,要么是死的公司。”这是TCL华星流传的铁律。

事实上,从诞生的第一天开始,TCL华星这位面板业的“后来者”就一路快跑,创造了多项纪录。

张锋年入职TCL华星,作为初创团队的核心技术骨干,全程参与了TCL华星首条面板生产线的建设。17个月建成投产,10个月爬坡满产,这个深圳当年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制造项目,书写了业内最快纪录。

这仅是TCL华星刷新纪录的第一战。很快,TCL华星的“马力”从深圳开到了武汉,于年成立武汉华星。

年正月初三,武汉华星首支产品点亮,比计划的时间提前了41天,按照进度日报、周报、月报,整个环节一环扣一环。

点亮,代表生产线具备了生产能力,但实现量产,还需要经历产品良率提升和产能爬坡过程。

“深圳工厂早期主要做大尺寸的电视面板,是标准化产品,而武汉工厂主攻中小尺寸面板,定制化程度高、生命周期短,要求快速开发快速量产。”张锋回忆,一边是客户希望交货,一边是技术难题需要攻关,“内外夹击、焦头烂额,有时连续两三个月,团队每天工作到凌晨。”

t3项目量产不到半年,武汉华星第6代柔性LTPS-AMOLED生产线(t4项目)落地光谷,从签约到开工,74天。

彼时的武汉华星着急。当时全球柔性面板实现量产的只有三星,虽然是“追赶者”,但与前面的差距并不大,“等别人都有了,我们再出发,就成了落后产能”。

“不要认为不可能,”这是张锋从海外某家标杆电子企业文化中提炼出来的信条,“一旦认为不可能,首先在意愿上就输了,不会再去想怎么办,也就更不能达成。”

年,投产短短3年的武汉华星,成为湖北首家产值超百亿元的半导体显示面板工厂。

截至目前,在显示面板领域,武汉华星已顶起全球两成供应链份额,LTPS平板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一,柔性AMOLED手机面板出货量居全球前四。

(二)

后发先至的秘籍:创新是生命线、护城河和关键武器

在武汉华星无尘车间,Precut(预切割)成一块块液晶屏。长江日报记者周超摄

一分钟仅刷新一次!6月,全球最低刷新率穿戴设备屏在武汉华星诞生。“中国屏”再迎新突破。

低刷新率意味着低耗电,这将大幅延长智能手表等穿戴设备的待机时长。“如果说1秒钟20刷是20次的百米冲刺,1分钟1刷就是1万米的连续冲刺。”武汉华星穿戴开发组组长吴渊说。

“反复不断地尝试和调试,历经上百次的失败。”张锋说,边研发边调试生产线,4个月就完成全球首发,“就像跑了一场马拉松。”

在武汉华星展厅,包括这款最新下线的可穿戴设备在内,数十款“全球首发”“国内第一”依次排开。曾经的空口无“屏”,已是好“屏”如潮。

从跟随到领跑,张锋说:“创新是生命线、护城河,关键时刻,更是武器。”

8年前,武汉华星在光谷建设中国第一条、全球第四条最先进的6代LTPS显示面板生产线。当年5月,公司还没有注册,研发中心就成立了。

3年后,耗资亿元,武汉华星国内首条折叠显示屏生产线投产,全球0多名高端光电人才进驻光谷。

“敢为人后,但要后发先至。”张锋回忆,年,武汉华星全球首发上下无痕的无折痕内折屏。此时,距离三星和LG发布第一代柔性OLED已经过去了6年。

在张锋看来,国内面板行业已经具备和国外行业领军企业“掰手腕”的能力,部分领域实现“领跑”,但OLED显示领域还在追赶阶段,“这是未来发展趋势,武汉华星将死磕到底”。

上月,国际显示技术大会在福州举行,全球首款8英寸无偏光片°折叠屏惊艳亮相。继三折屏、云卷屏后,武汉华星连续3年实现折叠新技术全球首发。

技术的积累及领先布局,也逐渐投射在武汉华星的创新成果上。去年,在国际专利申请量排名前50的全球企业中,武汉华星位于第32位,排在深圳华星、腾讯、字节跳动之前,发明专利申请总量7年蝉联湖北省企业榜第一。

“做正确的事情,哪怕很难。”正如TCL华星升级企业文化中对“卓越”价值观的阐释,从零起步,13年创新长跑,不仅规模上实现了全球领先,局部领域也已进入科技“无人区”,领跑全球。

(三)

领先者的清醒:敢冒计算过的风险,打开新蓝海

武汉华星推出的可穿戴设备屏。长江日报记者胡赞威摄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7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近三成,新能源汽车产销均增长%。“借着新能源汽车的强劲‘东风’,武汉华星的车载显示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张锋说。

如果说新能源汽车是风口,“元宇宙”就是最具挖掘潜力的金矿,武汉华星则是那个“卖铲子的人”。首款0PPI的VR面板将于本季度在武汉华星产线量产,是目前为止全球最高可量产水平。

“打破延长线,勇于破局。”去年9月,迎来40周年庆的TCL在武汉启动“星翼计划”,瞄准车载显示、笔记本电脑、平板、VR显示面板,打开新蓝海。

张锋说:“无论是冲进面板行业,还是从深圳的大尺寸电视屏切换到武汉的中小尺寸面板,亦或是加码中尺寸市场,敢冒计算过的风险,这不是‘赌’,是‘搏’。”

去年出版的《万物生生》一书,记载了TCL的40年变革史:从最早的磁带起家,到电话机称霸,再到电视拿下全球第一,最后挺进半导体显示行业,“敢为、突破,一直往产业链的上游走”。

年,面对“缺芯少屏”之痛,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组建华星,正式踏入半导体显示赛道。亿元的投资,相当于彼时企业全部资产,是当年净利润的52倍。

这一年,我国的进口产品清单上,排第一的是集成电路,排第四的就是面板。李东生说:“中国企业要参与全球竞争,就一定要拥有上游的核心能力,不被‘卡脖子’。”

伴随着TCL华星首条液晶面板项目在深圳投产,很快,这位“新玩家”就超越夏普成为全球第五大厂商。

南下,东进,出海,短短10年,TCL华星以深圳、武汉、惠州、苏州、广州以及印度等为基地,接连布局9条面板生产线、5大模组基地,投资金额超亿元,实现大中小尺寸全面布局,与三星、小米、联想等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巨头建立合作。

去年,中国在全球显示屏市场占比超四成,首超韩国,居世界第一。面板的主战场,从日韩对决、中韩对垒,演变为TCL华星与京东方的双雄对峙,而他们均重仓武汉。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说,从0到1、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我国的液晶显示技术已经领先世界。

十年磨一屏。由仰望者、跟随者到创新者、超越者、领跑者,TCL华星参与并见证了中国液晶面板产业史诗般崛起。

《在场》对话

TCL华星党委副书记、高级副总裁、武汉华星董事长兼总经理张锋:冲出去,才能找到种御寒的方法

长江日报《在场》栏目专访TCL华星党委副书记、高级副总裁、武汉华星董事长兼总经理张锋。长江日报记者彭泉锦摄

长江日报:TCL华星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张锋:对市场的洞察力和趋势的了解,对客户需求的精准把握,敏捷快速的响应;在研发方面投入巨大的资源,在基础技术上力争突破,并围绕基础技术展开专利布局,快速累积足够多的专利筹码;把产线的效率最大化,做到效率领先;重视人才,有自主管理、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高水平核心人才队伍。

长江日报:“华星速度”如何实现?

张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筹备阶段,一定要做系统、周密的规划,规避前期项目的问题和教训,先慢后快。

长江日报:8年投资超亿元,TCL华星加持武汉的原因是什么?

张锋:武汉有九省通衢的地理优势,人才科研资源集中的优势,产业政策以及营商环境都非常好,也是国内首聚TCL华星、天马、京东方三大国产龙头面板厂商的城市,车载、电视、平板及手机等大中小尺寸面板布局完善,显示面板产业总投资超过上千亿元,是一个值得继续重仓投资的好地方。

长江日报:t3扩产项目对TCL华星有何意义?

张锋:形成规模和集聚效应优势,并使得武汉华星这一全球最大的LTPS单体工厂再扩产,助推光谷成为国内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研发、生产、制造基地,提高对显示面板产业链上下游的带动能力。同时,将极大提高我国在中小尺寸显示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产化水平,利于抢占显示领域的技术制高点。

长江日报:面对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有企业家选择退场,你怎么看?

张锋:艰难时刻、困境当中,能够拼搏出来,方显英雄本色。好比寒冬来了,你觉得出去要冻死人,选择躲在家里,肯定有一天会弹尽粮绝,一定要冲出去,才能找到种御寒的方法。找死不一定死,还会有一线生机。

不能躺平。每个企业都躺平,行业就没有出路,每个行业都躺平,国家就没有出路。

观点

洞见“人后”埋伏的是胆识

长江日报评论员刘功虎

TCL华星“敢为人后”的宣示,在时时处处更讲究“人先”“领跑”的背景映衬下,更显勇气和底气。

许多产品,TCL华星都不是最先开做的那家。从人后发力、做出史诗般崛起的一个范例,是半导体显示产品竞争,TCL华星本来落后日韩企业6年,却后发先至全面开花,多款技术连续3年全球首发。

无论人先人后,不管跟跑领跑,创新是屹立不倒的灵魂,一击必中的杀技。一旦认准了就开跑,24小时不论白天黑夜、不论年节风雨,往最狠的状态拼命,跑着跑着就到了世界最前头。TCL华星的实践表明,敢为人后就是敢为人先。

(长江日报记者李琴雷心蕊)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4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