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切割设备 >> 切割设备资源 >> 异质结龙头企业,东方日升主攻欧美市场,储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申万宏源证券朱栋李冲)
1全球领先光伏组件厂商1.1全球领先光伏组件厂商,丰富产业链布局
全球领先的光伏组件厂商,产业链布局上中下游。
作为全球第六大光伏组件厂商(年,PVinfolink),东方日升以太阳能电池组件为主营业务,同时围绕新能源产业从事太阳能电站EPC与转让、光伏电站运营、灯具、储能业务产品、辅助光伏产品和晶体硅料等的生产、销售等业务。
公司创始于年,总部位于浙江省宁波市。
年,公司就已开始进行太阳能光伏应用产品的研发及制造;
年,投产国内第一条全国产化太阳能电池片整线;
年,实现该电池片生产线的产业化生产,掌握了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的核心技术;
年,纵向扩张产业布局,向下游延伸投资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同年创业板上市;
年,收购江苏斯威克新材料有限公司85%股权,布局光伏电池封装材料EVA胶膜业务;
年,布局5GW高效单多晶光伏电池组件制造基地,同时大力推进储能业务发展;
年,收购双一力新能源有限公司,强化储能业务布局;
年布局异质结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技术路线,年常州金坛异质结中试线成功投产;
年,公司收购聚光硅业%股权,布局上游原材料多晶硅业务;
年,出售江苏斯威克新材料有限公司52.49%的股权,回笼资金,专注电池组件业务发展。
1.2以电池组件为业务支柱,纵向延伸产业链
以产业中游组件业务为支柱,纵向延伸布局至原材料多晶硅生产。
公司光伏组件业务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年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位列第六,年年末组件产能为25GW。
公司在浙江宁波、江苏金坛、浙江义乌、安徽滁州、内蒙古包头等地设立了生产基地,并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且仍在扩大电池组件产能,安徽滁州市年产10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浙江宁海5GW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10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江苏金坛4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和6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23年5月初步投产)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此外,公司也在积极建设海外工厂,年5月投产的马来西亚生产基地已成为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战略支点。
年,公司收购聚光硅业%股权,聚光硅业专注于多晶硅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年内蒙古生产基地实现全面量产,产能达吨/每年,公司光伏产业链布局得到完善。
近20年光伏组件研发经验,具有深厚技术储备。
公司在电池技术方面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与技术储备,从现阶段PERC电池到N型HJT电池,其中在N型HJT电池方面,公司通过开发HJT电池制造的等离子预清洗技术,减低硅片清洗等待时间的限制,并在中试线验证兼容超大和超薄的HJT电池“前切半”技术。
年,公司新推出的超低碳Hyper-ion伏曦组件产品,在工艺上采用了独特的低温双面钝化接触、多主栅组件技术、双面微晶技术;在材料上采用了半片薄硅片、低银含浆料、钢边框等材料。
在拥有W高功率和高转换效率的同时,使用多主栅组件技术、薄硅片、低银含浆料等降本手段,未来成本有望做到与传统PERC产品处于同一水平。
年2月,公司异质结组件凭借最高功率.W、组件转换效率23.89%创造异质结组件功率及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资料来自公司官微)
EPC集成方案服务商转型光储项目集成方案服务商,大力推进储能业务发展。
公司的光伏电站业务以集中式光伏电站为主,在海内外进行电站开发、建设、运营、转让等,业务模式主要为EPC(总承包)、持有运营、BOT(建设-经营-转让)。
年,公司针对电站EPC与转让业务进行战略调整,提出“适当持有、滚动开发”的总体电站思路,推动已有光伏电站的多形式处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业务营收占比呈降低趋势,-占比分别为9.82%/3.53%/6.05%/6.25%/1.29%。
同时,公司大力推进储能业务发展,年收购双一力新能源有限公司,依托其电池产业化平台,强化储能业务布局;公司“光储”、“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智能微电网解决方案已进行商业化应用,打造集光伏智能制造、电站产业运营、储能配套、光伏产业链金融服务和光伏数据科技于一体化的光伏一站式产业服务平台。
出售光伏电池封装胶膜子公司,专注电池组件主业。年,公司收购江苏斯威克85%股权,布局光伏电池封装胶膜业务;年8月,公司出售该子公司52.49%股权,回笼资金专注电池组件主业,提升组件产能和销售规模,光伏电池封装胶膜不再为公司主要产品。
1.3费用结构优化,毛利率转折点已现
费用结构优化,持续大幅投入研发费用。
管理费用方面,控费表现较为出色,-管理费用率分别为4.05%/3.23%/3.18%/3.97%/3.41%;销售费用方面,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办事处和分公司,已经建立起较为成熟的全球销售网络,总部统一限定该区域的战略性重要客户,各区域中小型客户的挖掘以“自由竞争,报备评估”为原则,鼓励销售团队积极开发客户,销售费用优化明显,-销售费用率分别为4.67%/4.55%/1.19%/1.21%/0.95%;
研发费用方面,公司持续在大尺寸光伏电池、高效钙钛矿叠层电池、HJT电池、TOPCon电池等领域投入资源,优化产品性能,提高技术壁垒,连续三年研发投入均超过8亿元。
原材料价格高企有所缓解,组件业务毛利率转折点已现。
年以来,硅料、硅片价格大幅上涨趋势给中下游电池、组件、电站企业带来了巨大成本压力;年,原材料价格仍维持上涨趋势,随着上游硅料企业产能逐渐释放,原材料价格已于年年末出现显著下降。
-年,公司毛利率由20.92%下降至6.61%,年以来组件业务毛利率修复,由年的1.13%回升至的5.02%,公司毛利率回升至10.69%;但从整体层面来看,年公司毛利率回升主要系多晶硅业务毛利率极高,达62.98%,虽仅占总营收的6.49%,却贡献了38.21%的总毛利润。
年我们预计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下降趋势不变,产业链利润分布有望向下游转移,公司主要业务电池及组件将显著受益,整体毛利率维持修复趋势。
1.4员工持股计划目标利润高增长,彰显发展信心
员工持股计划目标年利润增长至20亿元,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年初,公司推出员工持股计划,设立时资金总额不超过20,.50万元,以“份”作为认购单位,每份份额为1.00元,本员工持股计划的份数上限为20,.50万份,受让价格为7.63元每股,认购股份数合计万股,占公司总股本3.05%。
在解锁考核方面,公司设立三个解锁期,对应考核年度为-,对应净利润目标值为12/15/20亿元。
回顾-年公司业绩表现,虽未达到考核目标,但盈利修复趋势显著。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42亿元,主要系:硅料、硅片、EVA胶膜、铝边框等为代表的原辅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电池及组件业务盈利水平大幅下降,毛利率仅1.13%;公司海外渠道占比较大,新冠疫情使得海运成本上涨;新电池组件生产基地建设带来的管理成本上升。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9.4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31%,主要系:电池组件业务盈利水平有所提升,毛利率回升至5.02%;硅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多晶硅业务毛利率达62.98%,拉高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Q1,受益于产业链上游价格显著回落及海内外需求齐放量,公司盈利水平延续修复趋势,单季度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46.11%。
2全球光伏市场高景气度延续,异质结量产在即2.1全球光伏市场延续高景气
年全球光伏市场延续高景气度,欧洲、美洲均实现高增长。
年,全球光伏市场仍保持高景气度,新增光伏装机量实现同比增长35.29%;展望未来,根据CPIA的预测,-年,全球新增装机量预计分别为//GW,同比增长43.48%/9.09%/7.22%。
欧洲方面,年的能源危机加速欧盟清洁能源转型,欧盟委员会于年5月发布的REPowerEU计划提出:于年结束欧盟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于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耗的45%,出台措施缩短审批流程、释放分布式光伏潜力,促使光伏装机量大幅增长,年欧洲全年新增装机量41.4GW,同比增长47%(EPIA),年中国出口欧洲光伏产品总金额实现同比大幅增长.9%。
亚洲方面,年中国出口亚洲光伏产品总金额实现同比增长66.7%。作为光伏大国、光伏强国,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年新增装机87.41GW,同比增长59.3%,累计装机量已达.61GW;印度光伏市场也表现强劲,年新增装机量13.96GW,为亚洲第二,同比增长40%(JMKresearch)。
美洲方面,年中国出口美洲光伏产品总金额实现同比增长54.1%。受制于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进口限制,北美洲美国年光伏新增装机量较年有所下降;而南美洲光伏产业代表国家巴西仍保持高增速,-年累计光伏装机量分别8.02/14.15/24.01GW,新增装机量3.41/6.14/9.85GW,年新增装机量同比大幅增长60.49%(ABsolar),成为仅次于水电(累计.7GW)的第二大能源。
2.2原材料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利好中下游企业
硅料价格进入下行通道,产业链利润分布有望向下转移。
年以来,上游原材料供应紧缺与下游装机需求强劲错配,导致硅料价格持续上升,位处中游的电池组件厂商利润被侵蚀;
年,原材料价格仍处于较高价位,随着上游硅料生产商产能的逐步释放,22年12月中旬产业链上游硅料价格出现显著回落,全产业链开工率降低;
年春节后,中游电池组件厂逐渐开工,但上游原料厂商开工率较低,导致短期供需错配,硅料价格反弹、硅片价格随之上涨,多晶硅致密料报价由23年1月中旬的17万元/吨回升至24万元/吨的价格平台,但年全年硅料产能的释放确定性较高,原料价格下降的趋势将不会改变,SOLARZOOM的数据显示,5月10日硅料价格已经跌落至16万元/吨以下,产业链中下游电池组件厂商将显著受益,盈利有望迎来修复。
2.3TOPCon短期经济性占优,HJT降本增效量产在即
2.3.1PERC面临转换效率瓶颈,TOPCon短期经济性占优PERC电池转换效率已逐步接近极限效率24.5%,TOPCon优势逐步展现。
根据CPIA的统计数据,年PERC电池片平均转换效率23.1%;天合光能于年7月宣布其自主研发的mm高效p型PERC电池最高效率达到24.5%,已达到perc电池的理论效率极限。
年,PERC电池片出货量市占率91.2%,年降低至约85%,以TOPCon、HJT为代表的极限效率更高的n型电池市占率正逐步提高。
从电池片结构上来看,PERC与TOPCon的生产设备的主要差异在于:(1)用于硼扩散的扩散炉、(2)用于氧化及沉积本征多晶硅的LPCVD(低压力化学气相沉积)/PE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3)用于P离子注入的离子注入机、(4)退火炉、(5)单面多晶硅蚀刻的湿法蚀刻设备,其他产线设备具有一定的重复性,约有70%的设备可以兼容,大大减少了电池组件厂商的投资额。
由于N型电池具备高转换效率、高发电量、低衰减率、低温度系数、高双面率、弱光表现优等优势,电池量产效率已经达到25%以上。
相同成本投入下,N型组件全生命周期内发电量相较传统P型组件可至少提升3%,度电成本优势明显,短期内TOPCon经济性占有优势,而随着降本增效的持续推进,HJT也将展现相对于PERC电池的成本优势。
2.3.2异质结转换效率不断提升,技术优越性得以体现
年,异质结电池效率不断被刷新。隆基绿能与迈为股份屡次创造效率新纪录。
迈为股份创造的诸多效率记录中,其联合SunDrive创造的高效微晶异质结电池效率引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6941.html